
这部反映当代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大戏,主人公是一名战斗在反腐一线的人民检察官。故事从响水河矿污染饮用水源的案件开始,牵连出五年前南都集团国企改制过程中的暗箱交易,衍生出另一个国企老总跳楼自杀和知情人无端被袭的事件,最终查明了当地国资系统的贪腐案以及这一系列阴谋的幕后黑手。从环境污染到国企改制,从行贿受贿到非法交易,这些故事元素的组合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值得称道的是,《守望正义》不仅对正面人物进行了讴歌,对反面人物的设计和塑造也秉持了人性的本原。作品演绎了这样一批人物:从阴谋背后推手的“资本玩家”到一直在前台表演的响水河矿业公司经理;从贪财贪色的南都集团总经理到心怀鬼胎的马前卒;从畏罪自杀的国企老总到贪图小利的计算机设计师;从官高位重的副市长到手握实权的国资委主任;这些人物各具特色且有血有肉。作为犯罪者,他们既有邪恶的一面,也有良善的一面。这种并非简单地以丑恶的脸谱呈现犯罪人物的塑造,无疑符合腐败犯罪的现状。 人们常说,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而犯罪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无法避免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反映社会生活为己任的文学,自然无法也不应回避。因此,一定程度上说,犯罪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诚然,爱情展示的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而犯罪披露的则是生活中丑恶的一面。但是,美好与丑恶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美好,就看不出丑恶;没有丑恶,也就显不出美好。就传统而言,犯罪文学作品往往取材于杀人、抢劫、强奸等犯罪案件,在这部电视连续剧中,故事错综复杂,情节跌宕曲折,人物之间的冲突激化,多维张力交织呈现,多重悬念连环递进,让观众获得了张弛有度的视觉和精神冲击力。但是,“法”是这部电视连续剧的“魂”,支持着整个故事情节,观众从剧中处处可以感知法治带来的正义的力量,因为制作者明白,“法治”必须以人为本,以老百姓为本,没有老百姓的法治意识,就不可能有现代法治国家。基于此,我们说,《守望正义》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为中国的法治进步提供了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