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7-29 17:15:19)
转载▼ 7月24日上午,由电视剧《守望正义》摄制组主办的“致敬,人民检察官!----反腐大剧《守望正义》落地上海电视台座谈会”在沪举行。中国检察官文联影视协会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部原部长马丽莉应邀出席座谈会并作主题发言。 征得马丽莉会长本人同意,我们将她在座谈会上的主题发言发布于此,以飨读者。
鼓之以雷霆 润之以风雨
----反腐大剧《守望正义》落地上海电视台座谈会发言
(2016年7月2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七月,大地飞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让今年的七月阳光格外绚烂,党旗分外鲜艳。特别是在七一前夜,在党的一大会址所在地上海,37集电视连续剧《守望正义》郑重播出。这是检察人、影视业界和上海电视台,为党的95周年华诞的深情献礼,是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盛情礼赞,是对正风肃纪、崇清反腐斗争的激情弘扬。反腐大剧的正能量传播,彰显了我们共同的政治觉悟和家国使命,寄托了我们共同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表达了我们共同的法治情怀和公民精神,留下一段难得、难忘、难能可贵的文化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强调“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以《守望正义》为典型,做一次学习实践、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集体汇报。来自北京、上海检察机关从事影视宣传文化工作的同志,国内影视、以及传媒业界的专家学者、表演艺术家,文化企业家,跨界朋友们拨冗前来,为检察影视文化的发展议近谋远、擘画繁荣。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检察人要真诚致敬:——向电视艺术家,特别是本剧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们,致敬。感谢他们艺术创作的含辛茹苦,成功创作了电视剧、生动塑造了当代检察官的电视艺术形象。——向上海电视台的领导、编导和全体同事们,致敬。感谢他们政治性锐敏、社会责任感强、法治情怀深厚、艺术审美慧眼独具,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提供了一个展示形象和弘扬法治精神的传播平台,让守望正义脚踏实地的迈出重要一步。——向中广德丰、理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特别是李纪丰董事长,致敬。感谢文化企业家厚重的政治追求和检察情结,以雄厚的财力支持,使守望正义,得以从创意到创作、从剧本到剧组、从作品到文化产品,成为主旋律正能量;——向各位嘉宾、有关传媒、记者以及所有关心检察影视文化建设的朋友们,致敬。感谢大家的精神鼓励和关心爱护,让检察工作走进影视、走近社会公众。
电视剧《守望正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部审核同意报批立项,由中国检察官文联、中国检察出版社、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和中广德丰、理灵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作摄制的现实主义、反腐题材、主旋律电视剧艺术作品。通过锦山市人民检察院,以及该院反贪局一群年龄不同、阅历不同、个性优长不同、办案习惯不同,但家国情怀、法律信仰、职业操守相同的检察官群体,从百姓关注、社会关切的环境污染、国有资产流失、资本玩家金融领域犯罪等热点问题,锐敏发现成功侦破了系列商业贿赂、贪腐渎职等犯罪案件,讲述了一个人性冲突迭起、案情曲折跌宕、对抗不断升级、充满传奇、惊心动魄的检察故事。本剧以检察机关维护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职责使命,为创作的核心文化元素;以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为诠释主题的文化追求;以电视剧独特的视听艺术为审美的艺术血脉;把惩腐肃贪这样一个宏大的政治主题,把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各种思想文化的交锋,把光明必定战胜黑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样一条历史的铁律,做了艺术化、人格化、有形化的视听表达。是近年来检察题材影视作品中,一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作品。
说她是优秀作品,可以用数字二、三、四来概括,即两个核心元素、三个创新尝试、四个新效果。两个核心元素,是指创作中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三个创新尝试,是实践了涉案剧的文化创新,尝试了新理念、新设置、新突破;四个新效果,是收到了主题立意新锐、人物形象新活、情节设计角度新奇、台词语言风格新颖的效果。而主题新锐、形象新活、角度新奇、台词新颖的,是该剧独特的艺术指纹和辨识度标识。
主题立意新锐。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古往今来社会关切的永恒追求,是文化传统、艺术创作倾力倾情的永恒主题,也是法律信仰体系的核心、司法的终极价值,更是执法者如磐的根、不变的魂。呼唤公平正义,向往平等幸福、有尊严地生活,是人性中最令人心动的梦想、最引人奋进的动力。而在当前,一定意义上,坚定不移,绝不手软的惩治腐败,则是对公平正义最坚定的维护、最有力的捍卫、最深沉的守望。剧中检察官们这深沉而长情的守望,有持守的艰辛、有无言的呐喊、有良善的考问,更有法治不倒的精神、不灭的希望、不懈的追求和不朽的传奇。
以惩治腐败、守望正义为剧作主题,立意出新且锋锐。
人物形象新活。剧中检察官的形象,是现实中检察机关文化形象的荧屏符号。而良好的文化形象是执法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守望正义在塑造检察官群体形象上有独到之处。
剧中检察长、反贪局长,侦查处副处长李大康,是老检察官的形象代表。他们“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对工作有着痴狂般的热爱,除了有一腔赤子心、一身老经验、一手硬本事外而一无所有,除了秉公执法、维护公平正义外而一无所求。他们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而不失故常,在艰难曲折的办案中是定盘星。在他们心里,爱是成全和责任,他们“无愧工作,有愧家人”,在心底更是夫妻情重、舐犊深情。与这些职业美德和优长同样突出的是,他们也有办案理念需要更新、知识需要拓宽、经验需要脱旧等缺憾,不断遇到办案老经验与犯罪新手段的矛盾、经常处在因循旧制与自我改造适应发展的纠结。自身、环境等多种冲突让这些老检察官可敬可爱。
剧中青年检察官,与父辈检察官有着同样的使命、同样的担当、同样的光荣,但他们身上烙印着独特的时代气质,思想解放、个性张扬、渴望建功立业、讲求生活情趣、爱恨情仇惊世骇俗。夏青,知性美女检察官,高智商、高学历、高品位、高冷气质,下派到锦山市检察院挂职后,经历了工作环境、执法理念、人际关系、个人情感等种种冲突和磨砺,得到凤凰涅槃式的成长。林溪,干部子弟优越公主,她个性独立、聪慧锐敏,刻意隐瞒父亲纪委书记的身份低调从中,但却难掩骨子里的高傲,时时锋芒外露,特别是与公安硬汉马小帅的工作中接触中更是霸气十足,最终碰撞出爱情的火花;而马小帅的牺牲,让她在痛苦与骄傲中成长成熟。青年检察官霍亮,一个平民出身的寒门子弟,凭着超出常人的努力和打拼,完成了从煤油灯到霓虹灯、从穷孩子到学霸到检察官的人生飞跃。物质生活很窘迫,但精神生活很高尚;独自打拼没有人脉靠山,但人际关系很融洽;无车无房无存款,但学识渊博知识面宽,工作中很给力,这种落差,让这个艺术形象呼之欲出。
总体上,剧中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丁一凡等反派人物形象,不脸谱化、不模式化,鲜活生动。
剧情角度新奇。剧中把企业股份改制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资本玩家利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空子套取国家资财,以及不良学者钻营从政、私人侦探违规办案等等多元价值取向的通病,给予艺术的视角,巧妙的设置。特别是将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小腐败”,进行艺术再现予以抨击,如面对存车场人员以开票、不开票两种价格,而将差价中饱私囊的底层不良之风,李大康愤怒指责,表达了抵制腐败要从自我做起,要有“寸草遮丈风”的大情怀。
台词语言风格新颖。视听艺术是电视剧的本质属性,人物的言谈举止,特别是台词,是艺术形象塑造不可或缺的因素。就像阳光因聚焦而积聚能量一样,一句经典台词往往折射一种精神。片尾,面对审讯室里丁一凡以二人情感夭折在零公里出发时,借此反复追问失败的原因,夏青缓缓说出个中道理“你在乎输赢,我在乎善恶”。一句台词10个字,从人性上还原正义、解读正义、升华正义,让人们感悟良深、震撼良久,其中温润情感、昭示人生、启迪思想的审美之光,让人记住人心向善,践行善良、善举、善行的精神。
《守望正义》艺术再现了检察官的职业生涯、执法实践、家庭生活和情感世界,彰显出一种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是现实主义检察题材影视剧作的一次华丽亮相。尽管在遗憾的艺术和艺术的遗憾里,她还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她却像鼓点、像和风,带给我们前行的勇气和追求的力量,带给我们内心的坚强和信心的笃定。我们坚信,以追求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相统一的检察题材影视作品,能够经得起政治的审视、艺术的审美、人民的评价和市场检验;我们坚信,在星汉灿烂的影视艺术的画廊里,一定会有当代中国检察官光彩夺目、不同凡响的艺术形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