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请编辑苏庸平发表编辑感言—— 甘为人梯跃千仞,一片丹心在雀巢 当我和我的三十名编辑同事,编辑完这二百二十三篇来稿时,眼前仿佛有一队队从历史的硝烟中穿越而行的中国当代军人,在迈着铿镪有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耳边仿佛还在震响着他们脚踏大地的跫音。 四十天的征文,四十个不息的昼夜。键盘声声,敲动着心扉跳跃热泪盈眶,而常常感动的不能自己。在那些如血如泣、如诗如画、如歌若弦的字里行间,我听到了:八一南昌起义的高声呐喊,抗日战争中那催人奋进的嘹亮军号,解放战争的枪声震撼得群山颔首;我看到了:抗美援朝的炮火硝烟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枪林弹雨中,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血染的风采,他们组成了祖国的钢铁长城,保家卫国屡立新功!
参加这次八一征文的编辑工作,对于我这个没有穿过军装的人来说,是一次洗礼,也是一次感受军人情感的历练。一篇篇八一征文,用真挚的情、睿智的笔写下了如火如荼的军旅生活,写下了那青春燃烧的岁月。真实的记录了那火热的军旅,精彩地写下了那难忘的战争往事,生动而真实的文字在感动着我,感动着雀巢内外所有的人。
正如我的同行邵魁先生所言:征文之所以丰富而厚重,因为它们都是来自五彩缤纷的军旅生活。透过那些文字,我们看到了鲁智将军的身上似乎还冒着《拔出柳庄子据点》的硝烟;月楼带着一腔饱满的军人痴情,书写了《红色军团的八一东北漫行纪》,记录了军人用自己的青春在共和国的土地上留下的印记;已经脱下军装的老树,依然深深地怀念和呼喊着《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你在哪里》;在《北大荒农场的女炊事兵》里,我们看到了柴英那英姿飒爽的身影;王希萍那朴实而生动地笔端,我们了解了《曾经的话务兵》的真实生活;《永远的老山,永远的麻栗坡》那血与火的战场硝烟刚刚散去,我们看到了《有血有性的中国军人》;在这些老兵的生活里,永远燃烧着青春的火焰,永远嘹亮着《一三九,我的青春之歌》那样鲜为人知又耐人寻味的豪迈歌声。
这次八一征文,写出了共和国军人的自豪,写出了我们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每当我站在雀巢下,就会看到雀巢内外百鸟争鸣,招鸾引凤,四面莺歌燕舞闻声而归,八方俊鸟翩翩飞来,汇聚成一曲响彻天宇的交响乐; 每当我坐到电脑屏幕前,那一篇篇隽秀的文字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心潮澎湃,感情的潮水放纵奔流,军人的铮铮铁骨催我亢奋; 每当我敲击键盘的声音迎来东方的黎明时,常常使我忘记了时间和疲倦; 每当我写完一篇编者按时,我都要冲上一杯暖暖的咖啡,思绪飞出窗外,面对远处燕山的无尽峰峦,由衷而呼:我的战士,我爱你!
中国古代不乏描写战争和军人的文学作品,但由于战争的性质,决定了文学作品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苍白。而我们的征文作品,都是以当代中国军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在揭示着人的灵魂和精神。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的视线己经注意到,在宏大叙事和热情赞颂的同时,不忘文学对象的生命伦理和生活本体,开始关照军人的职业选择、复杂人性和个人命运,并以军人个体的本位立场关怀军人爱情婚姻生活。客观而及时地记录了人民军队的历史风云,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军旅生活,细腻而传神地刻画了军人形象,抒发了昂扬向上的理想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品格。我以为,这是本次征文的最大特点。
文学即人学。我们的时代要求我们,文学必须以人为描写的中心,必须创造出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正面典型形象。我们可以把它当做理解一切文学问题的一把总钥匙,谁要想深入文学的殿堂,谁就要掌握这把钥匙。雀之巢的“中年人,大散文,正能量”正是秉持了这一宗旨,“兼收并蓄文学精华,以平民化为旗帜,提倡快乐写作精神,以责任感为基础,文风朴实厚重真诚。”而这次八一征文,也正是体现了我们一而贯之的文学理念。
我从事中文教学四十多年,走遍了大江南北,穿越了长城内外。东方日出西方雨,一肩行李一肩书。当我走下教育工作的列车,驻足在燕山脚下灯火里的时候, 已近生命的暮色。我很庆幸,在我步步向后的光阴中,遇到了江山,遇到了雀之巢。在一个充满物欲的社会里,还有这样人一群人,高擎着文学这盏灯,心手相携的走在前行的路上。你们不为任何名利所动,在江山的画图里挥毫泼墨点缀丹青, 不为生活的种种喧嚣所扰,在巢边的枝桠上引颈昂首大声歌唱。我被你们,也是我们,这种执着的信念和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会以我的余生继续谱写生命前行的春秋。
国庆将临,祝在座的朋友们,身强笔健,万事遂愿!
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编辑部编辑:苏庸平
2014年9月27日
十二、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江山文学网董事长赵兴华先生致辞70个精品,这是首屈一指的。所以,我破例跟帖,这次月楼邀请我来,我推掉所有活动参加。 首先,我代表江山文学网站参加这次总结表彰会,向新雀之巢八一征文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向所有的获奖者表示祝贺!对此次活动的组织者月楼及编辑等相关同志的辛勤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我对这次雀之巢的总结表彰会很重视,特地取消了本已约好到医院拆线的安排,专程赶来参加会议。(掌声)
我认为,新雀之巢这次八一征文的质量非常高。(古渡站长也是本次征文活动的评委,他因身体状况不能到会,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我代表他来参加)
在这里我可以向大家做个简单介绍,江山文学网成立六年了,六年来,我们没有一分钱的收入,都是投入、投入,投入了我所有的积蓄。但我相信,六年之后,我们可以盈利了,可以有一个很大的发展了。
于是,我于今年六月终于找到了月楼,抓住了月楼,她干得非常好,很得力,一直是榕树下的第一社团,我希望她带领雀之巢社团进驻江山。
因为热爱文学,我们创建了江山文学网这个平台。无偿的付出,终于得到了认可,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上千人的编辑团队,经常工作到半夜,没有节假日。
我们的口号就是“我的江山我做主”。我们增加了长篇小说,电子书。我原来不敢确信网络文学能得到认可,经过月楼引见拜访了马季后,我开始坚信网络文学的主流化。
马季老师你来参加会议,并且给了很高的评价,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也非常受鼓舞!主流社会对网络文学这个平台的认可,证明了我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 有人提意见说我偏爱雀之巢,其实不然,所有的社团在我心里都是一样的,但雀之巢确实做的很好,一次征文活动就拿到70个精品,这是首屈一指的。所以,我破例跟帖,这次月楼邀请我来,我推掉所有活动参加。
我相信,雀之巢会越来越好,我们江山网也会有很好发展前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十三、“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独上月楼书面总结 (没想到大家的发言热情如此高涨,原定12点开饭,结果一直持续到12点30,还没有结束的迹象,独上月楼的总结发言只能变成书面的了)
历时40天的“雀之巢杯”八一征文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共征集作品223篇。其中,在新雀之巢社团发表193篇,获社团推荐155篇,加精71篇;在榕树下·雀之巢发表30篇,加荐5篇。40名作者获奖。
中国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专家马季先生到会祝贺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辽宁省作协主席专门发来贺信,祝贺雀之巢八一征文圆满成功!
江山网创始人CEO赵兴华董事长代表江山文学网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给雀之巢很大的认可、鼓励和鞭策,他还代表江山网向部分在京获奖者鲁智将军、柴英、军中云鹤、白石亮、邵魁等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奖金和奖品《绽放的军花》(罗际明、徐海平著)《落叶缤纷之亲密阅读》(黑人阿明著)。
一个小小的网络文学社团的征文活动何以引发如此高规格的关注?我以为,主要原因有三:第一,“雀之巢文学社团是网络文学一个鲜活的样板”(马季老师语);第二,“雀之巢文学社团是精神世界里一个不老的神话”(长弓牧野语);第三,雀之巢文学社团此次征文活动主题宏大,影响面大,凸显了向真向善向美的正能量,体现了网络文学发展的方向和魅力所在。
在雀之巢的历史上,开展的大大小小的征文活动十余次,这次八一征文活动是最为成功和圆满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最”上:
第一,参与的作者和作品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作者不仅有本社团的,还有很多外社团的甚至是第一次落户江山的作者。
第二,参加征文活动的作者乃至评委的层次、素质和征文质量也是历年来最高的一次。征文作者上至经历了抗日战争的将军,下至参加军训的大学生,还有大批的参加过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和平时期各军兵种的曾经的军人,征文评委有中国作协的网络文学研究专家、江山网的CEO、榕树下的元老级编辑等。对于征文质量,评委主席马季老师认为,大部分获奖作品都符合纸媒刊登的要求。
第三,征文活动的影响力也是历年来最大的一次。诚如探花红叶秋所言:这次“雀巢八一征文”,可以说是社团征文中最成功、影响最广泛的一次。非常敬佩雀巢社团的领导,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认真态度让人感动!罗伊的留言更是直接:“江山,请关注雀之巢,这是一个有活力的社团有理想的社团!”就连榕树下的老编辑评委飞乐也赞不绝口地说,“现在雀之巢的编辑们水平都在我之上。我这次能够看到这批稿子,我有旧地重游的幸福感。看稿子的时候,感到真心幸福,已经是最好的报酬了”。梅子工作室跟帖说,“雀之巢八一征文是一次水平很高的征文,取得圆满成功是她的必然归宿。编辑的高素质,征文的高质量,活动的高人气,让我对江山文学刮目相看。”他提出,要将八一征文中的部分优秀稿件收录他们正在筹划中的《中国反击》书中。更值得骄傲的是,自八一征文之后,《军嫂》杂志已经把雀之巢视为该杂志一个长期固定的选稿基地,日前又在我社团征集“以月子为主题”的稿件,目前,已有多篇巢友的文章入驻《军嫂》杂志。
毋庸讳言,江山文学网并非一个很大的平台,然而,通过这次八一征文活动却传递了强大的正能量;雀之巢文学社团也并非一个很大的舞台,却通过这次八一征文活动奏响了一个宏大的主题——
什么是军人?军人应该什么样?军人的经历给我们的生命留下了什么?军人的核心战斗力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新时代军人的终极目标和精神坐标到底是什么?......
或许,因为我这个社长以及总顾问和主编都是曾经的军人或军人的后代,这样的主题对我们就有着最强烈的吸引力,这也是我们举办这次征文活动的内在源动力。
不少作者告诉我,几乎阅读每一篇征文都能感受到灵魂的触动。因为,军人的文字喷薄着属于军人的光荣与骄傲:”生命里有过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会后悔!“尤其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考验包括和平时期局部战争洗礼的军人们,他们的文字可以让我们触摸到血与火的脉动,不需要文学的渲染就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几乎所有的征文,都让我们看到了军人的情怀,军人的追求,军人的血性,军人的本色,更让我们看到人民军队永不磨灭的军魂,那便是对祖国对人民对和平最深切的爱。
军人的爱感天动地!
他们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由此我们也坚信,一个文学网站和文学社团的生命力不仅仅来自文字本身的魅力,更来自对文学的信仰,对现实的关注,那就是永远秉持向真向善向美的正能量,以文字点亮人心,以文学烛照灵魂。
当然,军人的血性、本色和情怀,也是我们雀之巢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法宝,我们要好好珍惜她。
最后,再一次向所有参与征文的作者致敬,向所有获奖者祝贺,向所有评委老师致谢!
感谢江山文学网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平台,我们不会辜负大家的厚爱和期望,一定会再接再厉,努力做得更好!
独上月楼
2014年9月27日
十四、老树老树宣布本次会议结束:
这是一次文友的聚会,这是一次文学的庆典,这是献给祖国六十五岁生日的沉甸甸厚礼!向作者致谢,向编者致谢,向评委致谢! 本文地址链接:
http://www.vsread.com/bbs/topic-52392-518162.html